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周志贤|值得一读的好书

前言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好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习近平
为了纪念那段艰苦峥嵘的下乡知青岁月,眉县新堡子知青组汇编了他们的回忆知青生活的诗文,题为“情深谊长”。这本书内容真实健康、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朴实生动,是一本青春励志的好书,值得一读,尤其是青年人。
在“文革”中,那段知青上山下乡活动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对此敏感问题,社会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请听听二十位亲历者,当年可爱的青年人的回答: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从那一刻起,我们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那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都要凭借坚韧的意志去面对。(郭敏)
回忆知青岁月,生活是艰苦的,农活是繁重的,都被我们闯了过来。这段经历也成为一种精神财富,伴随着我们日后的人生旅途,激励我们勇于克服困难,乐观面对人生。(冯凯)
实话说,在农村接受再教育,农民兄弟们并没有给我们上过什么课,也没有正儿八经地给我们教导过什么,但我从他们的一言一行,看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是那么的知足,对生活的态度是那么的朴实,这些都给我传递着一种正能量,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古老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根基和力量所在。(郭金保)
上面所述的三段文字是知青对上山下乡的肯定和褒扬,看不出一丝儿贬损和怨恨。
下面再引述他们对一些知青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在与工农结合的过程中的阶级立场、思想感情、生存能力及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和提升。
……以至后来我们回到城里,见到进城的农民被有些人看不起受歧视时,就会挺身而出帮他们解围,那颗淳朴农民火热心的种子已深深根植在我们的心里。(冯斐)
我们从来不舍得用缸里水洗衣服,那都是大家从很深的井里一桶一桶绞上来,又费劲地挑回来的。我们把衣服、床单、鞋拿到村口路边的水渠去洗,水渠里的水有时候还比较清澈。我们开始自己过日子后,慢慢也学会了勤俭节约。(刘渭春)
为了改善我们清汤寡水的伙食,我们知青组买回了一头小猪崽喂养起来。所以我们又多了一项任务,下工回来的时候,顺便在地里拔些野草,因为我们人都吃不饱,饭菜根本剩不下,只能给它喂点草和一点点彻底的麸皮,可怜的小猪崽被我们喂得不长膘,瘦得只剩一副架子,到了快过年的时候还是被宰了。(刘渭春)
一九六九年元旦前夕,正好轮到我们这组做饭,我们俩成功地蒸好一大锅馍。回家时,每个人带了两个。我妈看到这馍后说:“人家农村人的馍就是好。”我说:“这是我蒸的。”我妈不信,说:“你那么笨,还能蒸出这么好的馍?”我就在家亲自蒸了一次,我妈信了,说:“这孩子才离家几个月、就长大了。”(周雪云)
从上面引述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啊!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这群可爱的知青写得多么好啊!
农村各种农活、家务活、对回乡知青来说,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了。而对从城市里来的下乡知青来说,他们感到既好奇又新鲜,因而印象也非常深刻,各种家务活和农活,在他们饱含深情的笔下,描述得那么细致入微,介绍得那么详细清楚,尤其是女生。如:周雪云同学介绍蒸馍(185页)、雒福顺介绍打搅团(见第87-88页),郭金保同学介绍打桩子(即扛粮油食袋子)(见154页),多名同学介绍了割麦子,特别走镰(见47、130、165页)等等。这些说明文字写得那么细腻生动,过程写得那么有条不紊,即使是大作家,如果不亲身实践,那也是写不出来的。女同学王晋林介绍从深井打水过程写得非常详细,因限于篇幅、在下面只引述“放鲅(bie)辘轳”,“两手须上下轻轻地抱扶着辘轳、以控制其转速、让井绳在掌控中匀速下滑。当桶快要接近水面时要慢,这样才能不损坏水桶,也便于桶倾斜吃满水。”“在提升水桶的时候很吃力,右手摇着辘轳把、左手扶着绳子使它始终保持在井口中心位置、否则水桶会在上升的过程中碰到井的侧壁,一则会把水洒掉、二则会把井壁的泥土撞下来搅浑井水或桶水。更甚者,有时也会损坏水桶。
刘渭春女同学在说明怎么割麦的过程,写得有滋有味,文情并茂、逼真生动。因文字较长,只截取其中的几句,以供读者赏析:“老妈造就给我的纤细胳膊没有多大力气,别人把手握住镰把的后端,我的手只能握在靠近镰把的中间割麦子才能使上一点劲,常常左膝盖被镰把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直到麦子割完后,腿上的青紫印才能消失。”
你读了上面引述的几小段文字,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动。要详细了解知识青年劳动化,和劳动农民打成一片的过程,那就赶快去读那本书吧!(2015、10、5写于凤翔家中)

往期阅读●周志贤 | 王奶奶纪事
●周志贤|小巷与小院(散文两篇)
●周志贤|在那愉快的借调日子里
●周志贤 | 柳青,党和人民并没忘记他
●周志贤|人人身上都有点阿Q气——读《阿Q正传》有感
●周志贤|点赞家乡妇女之手
●周志贤|1967年,我去了一趟铜川
●周志贤|我的自传与自评
●周志贤 | 童年的依稀记忆
●周志贤|“第一次”背后的故事
●“正尚杯”民国时期周家大院征文选登:周志贤|我记忆中的“周家花园”周志贤|●与中学生漫谈语文学习之一:浅谈语文学科的特点
●周志贤|与中学生漫谈语文学习之二:从引用和仿拟谈起——兼谈阅读对写作的关系
●周志贤|我一口气讲了五个有趣的故事
●周志贤|我接连列举了四个典型事例——我与高中生的一段对话
●周志贤|赏析三首小诗
●周志贤|我的第一篇“下水作文”
●周志贤|漫谈诗文修改的短文三则
●周志贤|三问三答
●周志贤|读书点评录(上)●周志贤|读书点评录(下)
●周志贤|新体诗十一首
周志贤
周志贤,中学语文科高级教师,已退休多年。酷爱文学,爱好写作,著书十余册。曾被《中国教育报》聘请为“语言文字之友”,曾为陕西省语言研究会会员,曾任凤翔县语文教研会会长。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县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雍州文学》等你来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