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职业导师专栏 | 一生痴绝处,最爱是语文 ——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高红霞老师专访

铁塔语文学刊
立足中原,做研究型教师
— 职业导师简介—
高红霞,河南省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河南省中学语文中心组成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全国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全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辅导教师、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职业导师。主张从知识语文走向思维语文、文化语文、审美语文。
她说,语文不是成语病句,不是中心主题。语文是散文中说不尽的哲思,是小说里写不尽的爱恨情仇,是史书里悟不透的兴衰。语文是修养,是胸襟,是气度。语文,是今生最美的遇见。她说,她热爱“热爱”语文的人。她,就是我们的职业导师——高红霞老师。
做真语文,真做语文
从事语文教学30年,从一线语文教师到教研员,身份的转变并没有改变高老师的初心,她始终热爱着自己的热爱、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欣喜着学生成长的欣喜,她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拥有一个健康而幸福的人生。
不让名利、喧嚣及他人的言行过多地干扰或影响自己,给予自己最好的爱,并且能始终给这份爱提供强大支撑的就是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阅读是提升自己的唯一法宝。高老师走到哪里,哪里都播撒下了热爱语文的种子,哪里都闪现着热爱语文人的身影和情怀。
提及语文教学的感受,高老师常常说:“每一个词语,都是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高老师在河大附中听评高三年级党方老师的作文课时谈道:课堂上老师把一个词讲好即是语文。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讲林黛玉形象时,可从作者笔下的林黛玉和众人眼中的林黛玉两方面来讲,王熙凤说林黛玉天下竞有这么标致的人,宝玉则说来了一个神仙一样的妹妹。王熙凤貌美,不识字,要讨好迎合贾母,只能看到“标致”,而贾宝玉风流俊朗,发自内心喜欢欣赏以至爱慕,所以林妹妹在他心中便必是“神仙”。同一个人,同一处风景,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情深则万象俱深,心美则万物皆美,性雅则万事俱雅。语言的背后,是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高老师在开封高中参加全市语文组大教研时还谈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俯仰”出现了三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三处“俯仰”的含义所在,才能理解王羲之的兰亭之痛。死生是大事,古今一样,人生苦短,俯仰之间,触景兴怀,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深刻痛惜之中寓有积极作为之意。
诗意语文,诗意人生
真情妙悟,方可著文章。高老师常常对自己的学科语文教育硕士谈道,学习语文能让人的内在气质发生改变,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最能帮助语文老师、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性语文人格。因此在阅读欣赏古典诗歌时,高老师着重强调要抓住诗歌的“诗心”。
诗心是什么?是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是饱经风霜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高老师在田家炳实验中学参加市级示范性高中语文学科联合教研时,与青年教师开封七中曾蓓老师提到了阅读与人生阅历的话题。
高老师与曾老师产生了共鸣感叹道,人到中年,午夜梦醒之时,自己会忽然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此时此刻方能顿悟琵琶女的悲哀和白居易的苦痛,琵琶女在冷清寂寞的漫漫长夜,想起少年时的风光,梦啼妆泪,人生至痛,无法言说。琵琶女盛极之后的凄清哀痛,触动了白居易,白居易由初到江州时的恬然自安,再到两人共有的天涯沦落之感。高老师感悟道,中年人的人生苦痛往往在某一个瞬间忽然迸发,正如白居易一样,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苦痛,猝然相遇,不过是中年更知痛滋味,别有幽愁暗恨生。一曲琵琶无限恨,说尽人生不得志。
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苦痛煎熬,是读不懂诗的。在和学科语文教育硕士聊天时,谈起16岁的李清照,高老师说易安居士写下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烂漫女孩,活灵活现。然而,当她写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已是阅尽沧桑。
从高老师身上学习到的点点滴滴,都让教育硕士们深深浸润在语文的世界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语文那独特的生命活力和丰盈精神,真正认识到学习语文必须用心灵、用智慧去感知体悟。
有深度的语文人,有温度的教研员
陶渊明有他的桃花源,王羲之有他的兰亭,苏轼有他的赤壁,鲁迅有他的百草园,史铁生有他的地坛,徐志摩有他的康桥,沈从文有他的湘西,高红霞老师有她的语文。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受到的伤害,咽下去的委屈,经过的磨难,不会成为经久不息的怨,不会成为愤愤不平的恨,更不会成为圆滑世故的俗,而是会成为对人性的深邃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永恒憧憬,这些都会融成骨子里的坚强和内心里的柔软,从而化成对生活的豁达和通透,活成幸福而独特的自己。
高老师在杞县高中参加开封市2020届县区高三复习课研讨会时,深情地对在场的高三学生谈道,文学的功能一方面是用来表现深重的苦难,无尽的失落,无望的爱。另外一方面是用来表达永恒的憧憬和永不止息的爱,这就是文学抚慰人精神的巨大力量。对那些志得意满的人来说,文学可能是无用的,因为生活已经让他们感到满足。而对那些经受过苦难、失落怅惘、穷困潦倒的人,文学却提供了极好的精神庇护。
高老师在开封五中参加黄鹂老师主讲的《诗意语文,诵读有声》朗诵展示课时,动情地回忆自己年少之时,一直不明白苏轼为何独独对陶渊明推崇备至,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人生阅历的增长,高老师逐渐感受到,陶渊明的淡泊天下无二,苏轼想要的本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生活偏要给他艰难苦恨繁双鬓,而他的选择只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年少成名,才华光耀千秋,一生不得身安,但始终心安。苏轼虽做不到陶渊明的淡泊,却拥有属于自己的豁达。而高老师始终保持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语文人,有温度的教研员,不忘初心,坚守本心。
得阅读者,得天下
语文是个很奇妙的学科,对于理科优秀生来说,语文是拉分利器;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语文是提高总分的关键。阅读是根,是枝干,人生是叶和花,根深方能叶茂,叶茂方能春暖花开;阅读是人的精神骨架,没有强健的骨架,撑不起来丰富的生活和立体的生命。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语文上,还体现在其他学科上。
写作是发现生活,表达自己。高老师在开封立洋外国语学校(香山校区)为高三学生开展《读准材料规范答,提高卓越得分力》的备考讲座时,提到把握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五个“一”的原则:即一个工整的字体:字体工整、卷面整洁;一个醒目的标题:紧扣材料,醒目、大气、有文采;一个有水平的开头: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行文中要明确作文主题,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必不可少;一个大气的结尾:让人振奋又意味无穷。
高老师提到高考语文阅读的最大技巧,其实关键就是快速读懂材料。高考语文的难题有两点:一个是如何快速读懂材料;另外一个是如何让学生的每一小题都接近满分。读懂材料为什么这么难呢?学生读不懂的不是文字,而是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人生感悟。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和提升。阅读是发现作者,读出自己;发现作者发现的生活,读出自己的感悟。
阅读的难度在于字都认识,但终究是隔了层。阅读的美妙在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总能引发情感的普遍共鸣和思维的深度共振写作的难度在于说了很多,总是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不断重复,突破不了思维的框框。而写作的美妙恰恰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情寓其中。
高老师是一位有文化的语文人,她看待世界的眼神里充满了爱、充满了悲悯、也充满了诗意。在高老师三十多年的教学教研生涯里,我们读出了她的朴实无华,品到了她的博大深邃,也感受到了她对语文的痴迷与热爱。高老师对生活有着源源不断的热情,对他人心怀真正的尊重,对自己的内心有着坚定的守护。高红霞老师,她一生最痴迷语文,最爱的也只是语文!这是一位真正的语文人!
– end –
图文|王晋 李家萍 刘胭脂
编辑| 刘海宁 李章鑫马瑞张明月
立足中原,做研究型教师
投稿邮箱:tietayuwen@163.com
地址:河南大学文学院B306语文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