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修水与大海

修水与大海
————
□∕文:陈夕琼
修水地处赣西北,幕阜山和九岭山脉,紧紧地把这个地域裹在其中。
这里群峰叠翠,山青水秀。是山给了这个地方蓬勃的生命,也是山养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儿女。每一个修水人,对山都有着深深的情感和依恋。
山是修水的特色,也是修水的灵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山给这里创造了数不清的神话,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传奇。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从小时开始,山,在我的心里,是那样的壮观,那么的神圣,一如母亲温厚的胸怀。
然而在几年前的一天,同样和我一样在山里长大的孙子,在相册里翻到了我的一张在东海海滩上的照片,突然间问我:爷爷,大海离修水远吗?
“不远。”我微笑地回答。但从孙子认真的表情上,似乎又让我看到了一个童心的好奇和飞扬。孙子的提问,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

对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我小学时的一个地理老师,而我对孙子的回答,也是当年老师曾经给过我的回答。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读小学四年级时,上地理课,老师给我们讲到了大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大海这个名词。
大海,对于我们这些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是一个非常陌生非常遥远的地方。所以当老师讲到大海的辽阔,壮观,美丽和神奇时,除了感到特别新鲜外,我们更多的都是懵懵懂懂。

尤其听老师说,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陸地只占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属于海洋时,所有的同学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修水离大海远吗?不知怎的,我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沉默了一下,然后又轻轻一笑回答我说:不算是很远吧。比如说,我们家乡小河的水,流入修江,又从修江流向长江,然后再流向大海。海纳百川,我们的小河和大海是相接的,还算是大海的源头哩。
老师讲了许多大海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好奇的年龄里,充满了诱惑。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了一个梦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和家乡的小河一样,走向大海。去看看那个占了地球十分之七的领地,亲身去感受她那种气势宏大的生命脉搏,感受她那一望无际烟波浩淼的呼啸和呐喊。
青年时我很爱读书。在我的阅读世界里,有不少描写大海的作品。
从高尔基的《海燕》,到普西金的《致大海》;从巴金的《海上日出》,到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还有冰心,鲁彥,刘白羽等等文学大匠们笔下有关大海的文章。让我这个远离海洋的山里人,从朦胧的视觉里,清亮地感受到了海的神奇、海的力量,还有海的壮观美丽、海的亢奋忧伤。
1997年,作者和小女儿在围头半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终于和朋友一道来到了东海,在围头半岛松软的沙滩上,我第一次目瞩了一望无际水天连接的大海。这是一个充滿激情的世界,一排浪涛推拥着另一排浪涛,一片浪花啪打着另一片浪花。
喧嚣嘶吼的海洋,掀起一个又一个巨浪,猛力撞击着身边乌黑油亮的礁石,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巨大声响。而且一直是这样永无休止,不知疲倦。
我忽然感受到,眼前的这一切,不单纯是海的色彩,而更多的是一种拥有巨大生命的力量,和她那充滿无穷奥秘的高亢精神。

我无法表示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站在这精神亢奋,永远欢腾的海滩上,我突然想起了女作家丁宁散文《幽燕诗魂》中的一句话:大海啊,你是最美的诗!
“只要肯去理解大海,就会感受,她包含着人民的肝胆和智慧。”很早以前,我就读过著名散文作家杨朔的这句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作为一个从海边成长的孩子,就像我们从山里长大的孩子一样,对海,对山,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
在远离大海的修水,可以说,这里的人不仅爱山,也同样爱海。写海的文章,不只是属于海边长大的人。在今天修水的写作人中,我就读过不少海的作品。
仅去年,《古城旧梦》就发表了曾映星的《向往大海》,傅朝玄的《想起了大海》和孔荣贵的《看海》等多类文章。
曾映星,一个喝着黄龙山的水长大的女孩子,用她的用她的话来说,家乡除了山还是山。甘甜的家乡水,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同时也流向了外面广阔的海洋,孕育了那里无数鲜活的生命。这就是母亲河博大的胸怀,这种胸怀,感染了她的儿女,造就了她的向往。
黄龙山。

虽然黄龙山离大海有一千多公里之遥,但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向往时,那么这种事物本身的距离就不会遥远。因为她的心已经听到了大海的涛声,感受到了大海日出之壮观,蔚蓝之深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一千七百多年前,胸怀大志的曹孟德,在北戴河写下了《观沧海》,成为千古绝唱。
然而历史早已过去。只有那浩瀚的大海,在永远不变的生命里,见证着人间沧桑。

当我读到傅朝玄老先生《想起了大海》这篇文章时,对其中的一段话很有感触:我看海的魅力就在于海平面上那些永不停歇的海浪,对于一切都会变化的生活来讲,那是一种永恒的承诺。
海是山的相思,山是海的依托。只有站在海边,才会感受到胸怀是那么开阔;只有品味到大海高尚的精神,心自然也会随着海的波涛荡漾起来。我相信,孔荣贵就是这样在《看海》。
爱巍峨的大山,爱湛蓝的大海,爱美丽的大自然。只要把所有的爱连接起来,生活就更会绚丽多彩。
修水离大海不远,在蓬勃发展的今天,这已不是神话。因为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修水人,就打拚在海的边缘,为家乡的经济,创造了巨大繁荣。
【古城旧梦】出品微信号:gcjm888888

陈锡勤:男,笔名陈夕琼,江西修水上杭人,曾在全国多家报刊和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类文章。
申  明:①作者发稿至《古城旧梦》,则视为授权让《古城旧梦》首发和原创;②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聊天群,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